媒体集萃
闽宁游击大队王钦明追忆游击岁月
70多年前,为了一种召唤,为了一种理想,中国人民解放军闽宁游击大队71名热血男儿,毅然投身革命武装斗争,为宁化的解放事业奉献了青春岁月。
?6月1日,宁化县翠江镇北山社区一幢普通的民房内,闽宁游击大队老游击队员王钦明翻开自己撰写的《革命历史回忆录》,向记者讲述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2014年5月,闽宁游击大队纪念碑落成时,王钦明(右二)与战友合影。(来源:宁化县融媒体中心)
秘密传播革命思想
宁化第二中学(简称宁化二中)距县城20公里,创建于1941年,前身为道南中学,曾是宁化地下党组织秘密活动的重要场所。
王钦明(右)向儿子讲述相片背后的革命故事。(来源:宁化县融媒体中心)
1948年初,中共福州城市工作部(简称“城工部”)派遣邵敦、简印泉、雷臻新等5人到宁化开展地下党工作,以宁化为中心成立城工部。宁化城工部做出决定,以农村为阵地,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游击队。邵敦来到道南中学,以教员的身份作掩护,分管西乡地下党和武装建设工作,秘密发展进步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钦明,1930年出生于宁化县淮土赤岭村贫苦农家。1948年,他在道南中学念初二,与廖逢祥、罗澄清是同学,邵敦是他的班主任。当年9月,王钦明在邵敦的介绍下加入地下党组织城工部。
“遵守党章,严守秘密,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永远忠于党……”谈起当年的入党誓词,91岁的王钦明脱口而出。
王钦明回忆说,那时,他经常参加张贴进步标语、抗丁抗粮、对抗伪自卫队、闹学潮等革命活动。在邵敦的引导下,他积极传唱讽刺旧社会的进步歌曲,经常利用周末回家的机会向村民宣传进步思想。
“经过多次宣传后,群众逐渐明白了革命道理,对共产党有了进一步了解?!蓖跚彰鞲锌?,当时不少村民怕遭到国民党的报复,他开展宣传时也曾遇到不少阻力,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高楼并大厦,几家茅屋雨水漏……”王钦明给记者唱了一段当年他们传唱的歌曲,他坦言,当年邵敦教学生传唱革命歌曲,虽然反动派一再禁唱,但很多老百姓会唱,他至今铭记在心。
带头罢课、抗丁
当年道南中学有300多名学生,王钦明所在的初二年级有100多名学生,基本上是男生,只有3名女生。初二年级每周设有一堂童军课,教官李元兴是国民党军人出身,除了教学生简单的军事技能外,还经常传播反动思想。李振东校长给学生上公民课,也经常散播反动言论。王钦明对他们十分反感,经常迟到早退,甚至逃课,以示反抗。
1948年夏,一个炎热的上午,童军课上课时间快到时,王钦明、罗澄清鼓动班上同学逃课,并带头溜出校园,跑到离学校200多米远的河里洗澡。王钦明担任班干部,平时与同学关系也很好,在班上很有号召力。王钦明带头罢课,同学们纷纷外溜,教室内只剩下三五个学生。李元兴上不成课,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
1948年秋的一天,国民党兵利用老百姓赶集的机会,公然跑到禾口街上抓壮丁。王钦明的同学张选财因为好奇,中午放学时跑过去看热闹,说了几句反对抓壮丁的话,便遭到一个国民党士兵的殴打。王钦明、罗澄清知道后,立即召集10多名同学,手持上童军课用的童军棒站在校门口守候。看到那个打人的国民党兵,大家一哄而上,将他团团围住,五花大绑后关进学校的猪栏。禾口国民党伪乡公所吴光堂闻讯后,赶紧跑到学校,向被打同学张选财道歉,悻悻地领回被关的士兵。
1949年3月,邵敦外出寻找上级党组织,雷臻新负责西乡地下党与县地下党的联系,王钦明具体负责联络工作。为安全起见,王钦明想了一个办法,用米汤将情报内容写在玉扣纸上(宁化传统手工纸),慢慢晾干后,包上黑烟丝,装入内衣口袋。等情报安全送达后,用红药水(碘酒)涂在玉扣纸上,就会慢慢显出文字来。王钦明带着情报多次往返于县城与西乡的崎岖山道上,一次次机智勇敢地躲过城关岗哨的盘查,成为一名出色的地下党交通员。
智取国民党伪乡公所
闽宁游击大队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革命武装队伍。从1948年9月11日创建,到1949年10月29日宣布解散,历时1年多,为人民解放军432团进驻宁化作出贡献,在和平解放宁化中起了重大作用。
1949年10月5日,闽宁游击大队在淮土青平村召开骨干成员会议,推选罗澄清任指导员,王钦明任副指导员。游击大队下辖1个中队3个分队6个班,共71人。
闽宁游击大队攻打的首个目标是方田国民党伪乡公所。大家决定以智取胜,派了一名曾在西乡恶霸张树庭部下当过兵的队员打头阵,趁夜去骗哨兵开门。这名队员谎称张树庭有封信要当面交给乡公所副队长,哨兵信以为真,开了门。后面的队员趁机蜂拥而上,将哨兵摁倒在地,堵上嘴。埋伏在两侧的队伍冲进伪乡公所,众乡丁惊醒过来,只能乖乖缴械投降。游击大队随后撤到凤山,与凤山的王景池起义部队会合。
王钦明介绍,他的堂叔王景池时任凤山伪乡公所乡副队长,手中握有枪,手下有一班人马。1948年寒假,邵敦找到他,希望他劝导王景池带兵投诚革命。他利用春节机会,安排邵敦在自家住下,并邀请王景池到家中做客,介绍邵敦与王景池认识,共商起义事宜。1949年10月,王景池带兵10余人荷枪10支、子弹280发投诚起义,被编入闽宁游击大队第二分队。
池贤芳原为治平伪乡公所伪保长,经游击大队劝导,改过自新。1949年10月17日,游击大队决定采用调虎离山计夺取治平伪乡公所。次日,池贤芳邀请治平伪乡公所全体乡丁到他家参加寿庆宴会,伪乡公所只留下一名值班的乡丁。王钦明跟着游击大队,未发一枪一弹,夺取了治平伪乡公所,缴获步枪16支、手榴弹4枚、子弹数百发。
1949年10月19日,闽宁游击大队71名队员在禾口与张史才的起义部队及马维祺的地方革命武装会合,一起进驻宁化县城。21日,宁化县和平解放。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432团进驻宁化。29日,按上级指示,闽宁游击大队将所有枪支弹药上交432团,闽宁游击大队宣布解散。
感恩党,永远跟党走
宁化和平解放后,王钦明先后在淮土凤山小学、县教育工会、县国营农场、县农业局、县畜牧水产局、县矿业公司、县经委等部门工作,1988年离休后,曾任县关心下一代协会理事兼校外辅导员。
“当年的革命环境非常艰苦,充满危险,但是没有一个队员临阵逃脱。”王钦明感慨道。为了纪念这段历史,2014年5月,闽宁游击大队纪念碑在宁化县淮土青平村落成,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闽宁游击大队队员健在6名,平均年龄约90岁,2人享受革命“五老”待遇,4人享受离退休待遇。
?如今,王钦明已是耄耋之年,满头银发,但依旧精神矍铄,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采。老人五代同堂,晚年生活过得很幸福。王钦明育有四儿四女,现与大儿子王天和住在一起。王天和今年67岁,是一名退休职工,他坦言父亲的心态很好,心胸宽广,生活有规律,平时经常教育后代要牢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我们要以史为鉴,忆苦思甜,居安思危。”采访结束时,王钦明握紧记者的手,一再强调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要感恩党,永远跟党走。
作者:赖全平 叶? 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