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100米200块4个小时_附近100元一次去她家玩_100元不限次数上门电话

红色故事

红色故事汇(二十)| 陈塘红军医院旧址群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8日 来源:中共宁化县委党校 点击数: 字体:[大][中][小]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作为中央苏区重点县,中央红军长征4个主要出发地之一,红色是宁化最鲜明的底色。为传承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中共宁化县委党校推出《红色故事汇》专栏,讲述宁化红色故事,回顾历史的足迹。


《陈塘红军医院旧址群》



2007年7月14日,宁化县有关部门在石壁镇陈塘村的一座客家祖屋中发现了一处红军医院旧址,内有40余条保存完好的红军标语、8幅壁画以及多件卫生器材。

这座名为“瑞日裕后”的客家祖屋坐落在石壁镇陈塘村大禾头自然村平坦的田垅中,是一幢围屋式的古建筑。祖屋四面为开阔的农田,西侧有一条小溪流过,环境幽静,视野开阔。门楼及前后墙用青砖建成,山墙用泥土夯成,隔墙为“椿凿屋”结构,大厅分前后厅和下廊组成,隔板下部为雕花板,上部为粉壁,大厅两侧各有4间上下两层的厢房,主房左右又各建有5植上下两层的横屋,以木栏棚相连(俗称跑马楼),共计有32个房间,占地近400平方米。86岁的张耀燊老人介绍说,此屋系该村大户张恩瑞、张恩日兄弟所有,大致建于民国初年,现住着张天兴、张发周第三、四代共15口人。

据91岁的张恩庭老人回忆,当年这座祖屋作红军医院时,他已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了,出于好奇,常常到那里去玩。

“红军对老百姓很和气,我记得有五六名医生,三四名护士,护士都是20来岁的姑娘?!?/p>

“护士们把用过的纱布、棉团拿到河里去洗,拿回医院再煮、再用,可见当时医疗物资是很紧缺的。”老人虽年过九旬,但说起当时救治伤员的情况还记忆犹新:“我听医生说过,来住院的红军是从水茜、安远、明溪过来的,也有从上杭、长汀来的,30多间房子里都住着伤病员,有时连走廊上都铺上了床铺,听说最多时住了200多人。”

“当时死了很多伤病员,全部抬到大禾头西侧的牛角湾山上埋葬的,没有竖牌,有时七八个尸体埋在一起……”老人伤感地诉说着,仿佛把记者带回了当年烽火连天的岁月。

在祖屋右侧走廊石灰粉过的墙壁,“扩大福建苏区”“打倒卖国的国民党”“全面消灭进攻苏区的东南之敌人”“将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等标语清晰可见。标语都是用毛笔写的,标语中署名多为“红前一机连(宣)”“红军第二队”,有的则没有署名。据现场统计,祖屋中近40条标语大部分保存完好,只有五六条残缺不全。

在左侧厢房外的楼梯棚下也发现两幅宣传壁画,写的是“苍蝇是传染病的□,扑灭苍蝇等于消灭敌人,我们每一个同志应该热烈的扑灭他,成为□□的日常工作”画的是一名戴军帽的土兵拂手举手扑苍蝇。另一幅写的是“每天洗澡、身体愈好!勤洗澡、伤快好!□□卫生要讲到,健康身体,□敌围剿”画着一个光着身子的人,手拿毛巾坐在澡盆中洗澡。类似要讲卫生的壁画共有8幅,大都形象逼真,通俗易懂。按推测,这该是当时红军医院医护人员画的宣传壁画。

在采访中,好几位老人对当时的红军医院都有些零散的记忆。从老人讲述的时间和红军标语内容推测,红军医院设在这里的时间大致是红军长征前的1933年到1934年期间。驻军为叶剑英率领的东南作战军。据当地文史人员介绍,宁化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湖村、城关、方田等地都设有红军医院,由于敌人的封锁,当时医院条件很差,设备简陋,经常是祠堂大厅当病房,门板当病床,青草药为主要药品。红军医院的存在,为巩固和扩大苏区政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遗憾的是,还有很多红军标语和宣传壁画因年代久远,粉壁脱落或泥污水渍,以致残缺破损,无法辨认,还有一些因文革时期书写了毛主席语录,被重新粉刷的石灰浆覆盖和混合,以致无法辨认。不过还是属于宁化目前保存最好、数量最多的红军标语。